高炉工长点滴积累

 

1.顶压与风量的关系

顶压=(全风时的顶压/全风量)x当时风量。另外,顶压不能作为炉况的临时调剂手段,不能用降顶压提高压差或提顶压降低压差的临时手段。

2. 高炉炉况难行时减风可先不要降顶压,否则使炉况更难行,并可能造成悬料。

3.因渣铁排不净憋压,风口见渣而减风时必须保持压差小于原压差,相应降低顶压,否则易灌渣。

4.严禁在高顶压下放风或坐料。由于炉外紧急事故来不及按正常转换程序操作时,可以先放风后转常压,但应维持压差≥50Kpa.

5.在全焦冶炼条件下应使用炉况顺行能接受的风温水平,有加湿鼓风时应使用全风温,用调加湿的方法调节炉温,每增加1g/m3的鼓风湿度相当于降低风温6℃.喷吹煤粉后应使风温稳定在炉况能够接受、设备能力允许的最高水平,用煤量调剂,稳定炉温。

6.煤焦置换比与煤粉灰分值有关,视喷吹煤种、风温水平、富氧率、喷吹均匀率、炉况、煤气利用率、炉缸工作状况等诸多因素而变化,需从实践中确定。某一时期的煤焦置换比由炉长决定。

7.煤比≦160Kg/t时,装料制度,送风制度可不进行大的调整,而视炉况进行微调,煤比≧160kg/t时,要密切注意炉墙热负荷、煤气分布及炉况顺行状况进行基本制度的调整。

8.喷煤热滞后时间一般为冶炼周期的70%左右,当改变焦比炉料下达前应考虑滞后时间,参考当时炉温状况调整煤量。

9.有富氧时,风温低于700℃禁止喷煤;无富氧时,风温低于800℃禁止喷煤。

10.风量不变,压差随焦比降低、喷吹量增加而升高,如不影响顺行则可维持,如顺行受到影响则要酌情调整装料制度或减轻焦炭负荷。

11.炉况严重失常时应提高焦比,减少煤量或停止喷煤。

12.以下情况不应降焦比,必要时还应提焦比:

①煤量、风温、富氧等调剂手段已用到头,没有余量。

②降焦比料尚未下达。

③生铁含硅量低于规定下限或铁水温度≦1450℃.

④原燃料质量下降。

13.计划停煤:

因设备检修等原因事先有计划的停煤,时间小于0. 5-1.0小时或影响煤量小于5. 0t,又有炉温基础可不补焦,在焦煤前后适当补煤。否则提前退全焦负荷,按当时炉温基础适当停煤。

14.事故停煤(包括设备原因和冶炼原因引起的断煤):

①了解原因按时间长短采取相应措施。

②停煤时立即减风,同时停氧,控制料速要低于正常水平。当炉温处于规定下限或趋于下行时,减风幅度要大一些,防止炉凉。

③停煤时参考下列数据插补焦热:

补焦量=亏煤量*补焦系数*置换比

若长时间不能恢复喷煤,要退全焦负荷,退之前要按以上原则补焦。

④减煤初期[Si]略有回升时不允许加风,只允许在恢复喷煤后或插焦下达前缓慢回风。

15.搞好均匀喷吹

单枪喷煤量控制在500-700kg/h,最大1000kg/h,不得多喷。喷吹量大时风口插枪率大于90%.

16.小时喷吹量误差要求在±300kg/h以内。

17.煤粉成分化验每天一次,要取煤粉样,不得以白煤样代替。

18.密切注意煤气流分布、炉墙温度、冷却水量及水温差的变化,使综合焦比与煤气利用相适应。当煤气利用失常(如边缘发展、明显偏行、中心突然加重或过轻、炉墙温度突升、软水补水量突升、局部冷却壁水温差突升等)或上料设备、装料设备不正常造成煤气利用变差时,均要警惕炉温下跌,必要时酌情附加焦炭。

19.正常情况下要保持综合焦比相对稳定。要随时注意综合焦比的变化,如前一小时未达到标准,下一小时应补上。综合焦比波动≦±25kg/tFe时,在料速稳定时不得超过两小时。

20.注意综合焦比要与料速相适应,料快时综合焦比要掌握高些,料慢时低些,当料速过快连续两小时以上超出正常,除用足风温和掌握高的综合焦比外,必要时要酌情减风控制料速。

21、溜槽不能旋转,必须马上休风;(定点下料不能超过两批)不能拖得时间太长,越拖对炉子越有害。

22、风口全部堵泥完毕后才能停风机;

23、高炉正常送风时如果重力遮断阀突然落下,会造成煤气骤然切断,压力暴涨,应该立即打开炉顶放散阀,千万不能打开放风阀,否则会 使煤气倒流进入冷风管道,造成爆炸事故;

24、长期休风和短期休风区别:4个小时、煤气可靠切断、卷扬四空、顶温控制;

25、复风前要确认:能源管控中心、调度、车间领导、检修、各岗位相关技师、水工、外围岗位;

26、TRT设定值如果低于正常值15KPa,它就不认,认为是假信号,因为以前出过事,所以设定改了;

27、降料面方案学习,停止上料一小时后不允许回收煤气。

28、水冷炉底高炉炉基温度不能超过多少? 200℃

29、 铁中钛达到0.09就起到护炉作用; 钛铁冶炼,一般要注意其中Ti的含量一般[Ti]《0.2[Si]《0.7时短时期内基本对炉子不产生大的影响,只要把[Si]降到适当范围[Ti]即随之降低,如[Si]在0.3左右[Ti]在0.2以上则说明原料中钛确实高了同时要注意钒含量,应本着三不得的原则来运作(Tic、TiN是炉子难行的主因)。

30、 渣中铝不高而炉子难行有可能是

1.[Ti+Si]过高

2.铁间时间或出铁时间长炉内的Tic、TiN含量高(在高炉条件下很难或不能熔化且以散状颗粒悬浮于渣铁中)

3.渣中二氧化钛含量过高在16%以上。

4.镁铝比失衡,长期偏低,达不到0.3%或0.3%以上。